文/李碧英 钟卫波 图/阙淑萍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镇南社区居委会里却暖意浓浓。这一天,上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民警孔繁裕在这里召开了一场与辖区行业场所业主、居民代表面对面的座谈会。座谈中,代表们积极发言,将身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一一指出。孔繁裕一边记录,一边询问细节……这是社区民警孔繁裕日常工作的镜头之一。
孔繁裕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2007年调入城关派出所任社区民警,“沉”在社区17年,青丝变白发,“小孔”也成了“老孔”,用自己的一颗热心换来辖区群众的一片安心,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优秀人民警察”“全市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工作中的孔繁裕

联合志愿者在社区入户走访

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联合志愿者开展反诈宣传
以“千家熟”化解“万民忧”
“张大爷家水管堵塞,需要找人维修。”孔繁裕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下社区时随身携带,记录群众的点滴要求。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等,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17年下来,已经记满了50余本工作记录。正因为这样用心,他对辖区居民的各类情况掌握得门儿清。
“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孔繁裕回忆起之前的工作经历:梁某因吸食毒品成为派出所的“常客”,对生活失去信心,也对派出所民警很抵触。孔繁裕几次上门走访,她都躲着不见。后来,孔繁裕从她家人那里得知她喜欢健身,便找到一家健身馆老板,告诉他梁某的情况,并请求将梁某招收为陪练人员。此后,孔繁裕还经常鼓励梁某,“你要相信自己,自己要有把握命运的能力!”渐渐地,梁某重新鼓起生活的信心。目前,梁某已成为那家健身馆的常客,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还经常主动参加派出所组织的公益活动。
17年来,孔繁裕先后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解决各类困难200余件,照顾孤寡老人9名。镇南社区居民老郭说,多年来,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还是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只要居民有难处,孔警官都不会推辞,并且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练“四字功”巧解“千千结”
“‘望闻问切’四字工作法是孔繁裕根据社区实际探索出来的,即‘望’出矛盾发生点、‘闻’到纠纷导火索、‘问’清双方的诉求、‘切’入调解化纠纷。”城关派出所教导员张敬乔介绍道,多年来,孔繁裕一直坚持用心用情化解每起矛盾纠纷。
“都是邻居,大家别吵了,有啥情况跟我说。”孔繁裕接到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反馈,一对邻居因房屋改建问题发生争执,便立即赶到现场劝解。通过了解得知,陈先生要求郭先生家的厨房排烟管道要在房屋内安装,郭先生却因为房屋内空间小不愿意,双方僵持不下。“你们都换位思考下……”孔繁裕引导他们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对方的诉求,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后来,孔繁裕多次上门协调沟通,两人之间的“心结”慢慢打开了,终于握手言欢。
孔繁裕日常工作中主动对接社区党员,建立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有情况及时向孔繁裕反馈,确保了第一时间“望”到矛盾发生点。“处理矛盾纠纷时,我会由‘闻’字入手,悉听全貌。”孔繁裕说,处理矛盾纠纷都会追溯矛盾的“导火索”,确保调解工作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开展。除此之外,还要“问”清双方的诉求,在尽量满足双方诉求的基础上,把握好“切”口和方法。
孔繁裕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望闻问切”四字工作法,有效消除了群众之间的矛盾,增进了群众关系,实现了辖区和谐。最近3年来,他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群众满意率达99.8%。
聚“小力量”守护“大平安”
社区警务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安全篱笆扎得牢不牢。孔繁裕管理的镇南社区地处繁华地段,流动人口多。他大力探索实践“预防警务”,组建多支群防群治队伍,用扎实的基础工作筑起辖区平安的坚强基石。
群防群治队伍包括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社会治安治理服务巡逻队、社区治安管控队,以退休老党员、公益组织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为骨干,巡逻、安全提醒、反诈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共建和谐社区的最前沿都有他们的身影……如今,这3支队伍已壮大到300多人。
“大家一定要警惕,每一个即将被骗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被骗。”只要有空,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自发拿上宣传单,结合近期的诈骗案例,到社区各个小区进行反诈宣传。
“我们都有防范意识了,现在收到诈骗短信和电话,都不会理睬的。”居民李阿婆连夸服务队志愿者宣传得好。
2023年以来,孔繁裕负责的社区共预防了68起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2%,连续5年街面“两抢”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